——記南京金陵老年大學教授梅京越(程國云)
作者:晨曦
時值金秋,戶外的桂花香氣撲鼻,室內歌聲朗朗,余音繞梁。南京金陵老年大學黃梅班的學員們正在老師程國云的引導下學習《打豬草》唱段。
記者注意到課堂的環境布置,儼然正規建制大學講堂,三架交叉使用話筒形成的多媒體教學手段,窗明幾凈的桌椅坐席,讓人賞心悅目。唯有不同的是座席上的學員們大多是五十開外, 剛退休的戲曲愛好者, 閉目一聽,那源自他們銀鈴般的麗音金嗓,讓您確信這優美的旋律中,無不感受到聲音的年輕和永不凋謝的韶華。
南京有個梅京越

梅京越(程囯云)是江蘇省南京市人,現任南京金陵老年大學藝術系教授,專門負責黃梅戲班的教學輔導工作。
與更多戲迷不盡相同的是,程國云能夠在京劇、越劇、黃梅戲三種演唱風格完全不同的藝術領域中,玩的齊頭并進,游刃有余,網名“梅京越”也便由此而來,而且,不脛而走。
梅京越(程國云)從小愛戲曲 ,年輕時工作事業家庭纏身 ,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后全面接觸京劇、越劇和黃梅戲三大劇種 ,一發不可收拾 ,這位畢業于安徽省高等中醫藥??茖W校的醫務工作者,在繁雜的工作學習之余,戲曲成了她最好的精神依托。
三分天才,七分打拼。擁有表演天賦的程國云學習戲曲也走過了串串艱辛的腳印,因為太愛好,所以更刻苦;因為有夢想,所以更投入。為了學戲,程國云拜師求藝,江蘇省京劇名家老旦成衛秋, 南京越劇團李萍 、 魏小挴 、孫靜等名家都曾跟她們學習過表演;在與黃梅戲夏承平 、張萍 、梅偉慈、時應遠、張輝、 吳亞玲 、李文、 何云、程丞、余順 、 潘文挌、 劉國平、石蔚華、馬丁、王剛、馮志剛、馬丁等名家老師的密切交往互動中,明學暗練的戲曲基本功強烈的灌入腦中,漸漸的有了一定的表演基礎 ,并開始參加全國性戲曲大賽。
在央視:五次參賽,五次摘桂
對于大多數的普通戲迷而言,不要說是參賽拿獎,即使能夠在一定的正規舞臺上亮一亮相,也就心滿意足了。相比之下,程國云玩的著實有些大了,她先后參加了安徽衛視《相約花戲樓》多屆打擂獲獎外,還參加了中央電視臺戲曲頻道的《一鳴驚人》《過把癮》以及中國戲劇家協會的全國越劇大賽,憑借不俗的表現捧回了金獎、銀獎,其間, 央視五次參賽,次次摘桂奪冠。此外,在江蘇省暨全國性的戲曲票友聯誼會上,程國云隨著“梅京越”這個網名的大范圍傳播,知名度更是了得。
把“書山”搬進了家里
在程國云教授堪為寬敞的家中,樓上樓下的衣柜里,擺放滿了比較高檔面料制作的戲服、行頭和道具,走著、看著,您甚至有種“誤入”了某個劇團里的衣帽間。來到二樓書房,只見桌面上都是些各式各樣的曲譜,珍貴的戲曲影像資料和書籍,那些曲譜清淅干凈整潔程度如同書店里出售的書籍,散發著油墨的清香,而這些均為程國云與愛人親手制做。記者順手拿起一份市面上難得一見的影像資料,這部名為《嚴鳳英》的電視劇系著名黃梅戲演員馬蘭當年主演,經嚴鳳英大師愛人王冠亞介紹,有幸結識該劇制片主任王玉娟,為了制作這份珍貴史料,程國云夫婦與電視劇(嚴鳳英)制片主任王玉娟 ,會同江蘇音像出版社自籌資金制作成功。 而今,很多成品都被她們當做饋贈禮物,送給了前來造訪的文藝屆和戲曲愛好者。
我的教學我做主
因為長期從事于戲曲宣傳報道工作,記者沒少參加各式各樣的名家培訓課堂,受益匪淺的同時,為名家們各自獨具的教學特色倍感興嘆。
早在2017年,梅京越(程國云)就被南京金陵老年大學正式聘為藝術系副教授,這也是一位由普通戲迷成長起來的“超級戲迷”,2019年又晉升為教授 ,此間,還兼顧 授教南京多所學校的黃梅戲教學任務。
南京金陵老年大學是享譽全國的名牌老年大學,程國云受聘該校任教長達十幾年之久,為學校培養了一大批具有表演能力的黃梅戲愛好者,很好地促進了黃梅戲藝術在南京地區的廣泛傳播普及。
記者有幸現場聆聽了程國云教授的授課精彩,沒有照本宣科,也沒有枯燥乏味的說教,堅持理論與實用相結合,結合學員們鑒賞能力和悟性靈活開展了交叉式、片段化的教學探討,選擇合適的作品范例,逐一細化、分解,幫助學員們在“理解戲文本身含義的基礎上,注意發聲的模仿、提升,逐步體會到唱詞中的人物內在感覺”,從根本上培養學員們的表演意識(演員意識)。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跟隨程國云黃梅班十年以上的老學員,大家一致的說辭是,“程老師的課堂教學,形象生動,高標準 接地氣 容易學,是我們喜愛的獨特、科學教學模式!”。
微信掃碼加入"黃梅戲迷微信群"一起交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