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11月18日下午大型黃梅戲劇目《雞血記》全體演員謝幕,懷寧縣黃梅戲劇院2022年度“送戲進萬村”演出正式收官。本輪演出歷時兩個多月,二十多位演職人員全身心投入,總計120場演出,為數萬群眾帶去歡樂。
賡續傳統,服務群眾
送戲上山下鄉,一直以來都是懷寧縣黃梅戲劇團的傳統活動,自劇團成立之初,就堅持以服務群眾為己任,面向基層、服務農村。曾以“一條扁擔挑遍全縣”先進事跡,先后受到安徽省委、省政府和國務院嘉獎。
2014年以來,作為安徽省文化惠民工程的一部分,由懷寧縣文化旅游體育局主辦,懷寧縣黃梅戲劇團每年承擔縣內120場“送戲進萬村”演出任務。

2022年送戲進萬村演出現場
截止2022年11月下旬,我團已累計完成“送戲進萬村”演出1000余場,轉場里程2萬多公里,相當于絲綢之路全程距離的三倍。
在下鄉演出中,經常劇團還未抵達演出場地,得到消息的村民已經早早的搬著凳子,聚集在廣場上說說笑笑,等待開場。
演出過程中,觀眾們時而被劇情逗得開懷大笑,時而與同行鄰居討論劇情,時而舉起手機拍攝花絮留著回家反復觀看。
演出結束后,總有村民圍著演員詢問明天還有沒有,下一場演出在哪里。

2022年送戲進萬村演出現場
我們帶著群眾的這份期待,一年又一年,一次又一次走到群眾中去,一遍又一遍演繹著黃梅戲經典作品,一回又一回看到這些笑臉。
當下,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,鄉村振興新征程正式開啟。鄉村,既是新戰場,也是大舞臺,懷寧縣黃梅戲劇團將賡續“文化為民”的傳統,傳承戲曲前輩的精神,為群眾表演好每一出戲。
黃梅戲校園行,經典碰撞青春
完成本年度“送戲進萬村”演出后,經過短暫的休整,懷寧縣黃梅戲劇團2022年度“黃梅戲進校園”活動也拉開帷幕。今年,已經是劇團開展“黃梅戲進校園”活動的第十個年頭了。
2012年4月27日下午,第一次“黃梅戲進校園”建議督辦專題會在懷寧縣人大會議室召開,明確了“黃梅戲進校園”的各項工作要求。會議還強調,“黃梅戲進校園”不僅僅是專業劇團進學校、組織學生觀看演出,學生不僅僅是觀眾和受眾,有時還可以是演員和主角。
會議之后,各有關部門既各司其職又密切合作,于當年秋季開學后,“黃梅戲進校園”試點正式啟動。經過持續幾年試點推廣,2017年,“黃梅戲進校園”活動正式在全縣中小學全面開展。

2022年黃梅戲進校園演出現場
截止目前,懷寧縣黃梅戲劇團已總計完成400余場“黃梅戲進校園”演出,最初聽戲的小學生,現在已經成了大學生,或者已經走向社會投入工作。
今年的“黃梅戲進校園”演出從懷寧縣臘樹、雷埠、石牌幾個鄉鎮中小學開始,每到一站,學生們都異常興奮。在老師的組織下,孩子們搬著凳子,整整齊齊地坐在操場上,觀看演出。
每到一所學校,除了黃梅戲演唱,主持人還會和同學們互動,教孩子們學唱黃梅戲。在劇團潘紅星老師的鼓勵下,孩子們積極挑戰,第一次演唱了黃梅戲,也獲得了全場師生的喝彩。

2022年送黃梅戲進校園主持人帶領學生學唱黃梅戲
接下來一個月里,懷寧縣黃梅戲劇團將走進全縣六十余所中小學,為廣大師生演唱黃梅戲,在孩子們的心中播下戲曲傳承的種子。
認真對待每一場登臺,呈現最好的表演
盡管“送戲進萬村”和“黃梅戲進校園”演出已經進行十余年,累計開展一千四百多場演出,但對演員和工作人員來說,每一場演出都會認真對待,呈現最精彩的表演。

2022年送戲進萬村演出現場
正所謂“拳不離手,曲不離口”,短時間高密度的演出,能幫演員熟練劇目,提升業務能力。特別是對年輕演員,能夠通過不斷演出,熟悉舞臺,下臺后能及時得到前輩的指點,從而得到提升。
作為一名演員,認真對待每一場演出,是基本的職業素養,也是對自身的嚴格要求。作為有著七十多年創團史的懷寧縣黃梅戲劇團,認真對待每一個舞臺,服務每一位聽眾,是我們的傳統。
我們也將賡續傳統,完成好每一場演出,服務好每一位觀眾。
微信掃碼加入"黃梅戲迷微信群"一起交流。